當前位置:東奧會計在線 > 法規庫 > 正文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重慶市銀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字號 大號 標準 小號

類      別:銀行法規
文      號:渝府辦發〔2018〕123號
頒發日期:2018-08-31
地   區:重慶
行   業:金融業
時效性:有效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印發重慶市銀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渝府辦發〔2018〕123號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重慶市銀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干措施》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8月25日

  (此件公開發布)

  重慶市銀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干措施

  為貫徹落實全市金融工作會議和民營經濟發展大會精神,提高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愿,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高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以下措施。

  一、多措并舉加大銀行信貸供給

  (一)有保有控實施差異化信貸。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控”的信貸政策,對符合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數據智能化領域的實體經濟企業,實施細化分類名單制管理。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重大技術裝備、基礎工業、智能制造及智能化改造、鄉村振興等項目的支持力度。對鋼鐵、有色、建材、船舶、煤炭等產能過剩行業中有競爭力、有市場、有效益,但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要區別對待,繼續給予信貸支持。允許銀行在原信貸產品不凈增存量資產的前提下,在過渡期內繼續發行投資資產到期日不晚于2020年年底的原信貸產品,以優先滿足國家重點領域和重大工程建設續建項目以及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嚴格限制信貸資金通過投資投機性購房等方式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重慶銀監局、人行重慶營管部、市金融辦、市中小企業局)

  (二)靶向精準實施分類投放。對全市100戶重點工業企業和100戶成長型工業企業以及產融合作銀企對接“白名單”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對納入重點監測企業名單中符合產業政策、有市場、有效益,但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要繼續支持合理信貸需求,通過銀企協商就合理信貸額度達成一致,避免“一刀切”式的抽貸、停貸、壓貸;必要時實施銀企協調聯動機制,推動債權銀行開展收回再貸或展期續貸工作。(責任單位:重慶銀監局、市金融辦、市經濟信息委)

  (三)聯合授信實施一致行動。積極穩妥推進聯合授信試點工作,在試點結束后將聯合授信范圍逐步擴大到在3家以上銀行有融資余額、融資余額合計在20億元以上且未出現風險的企業,通過共同收集匯總、交叉驗證企業融資信用信息,合理確定企業授信額度。對暫時資金緊張、還本付息困難,但仍具發展潛力的企業,通過債權人委員會完善企業信息共享、客戶評價機制,發揮債權人委員會“聯合授信、聯合穩貸、聯合懲戒”的作用,統一步調,一致行動,形成合力,實現穩定預期、穩定信貸、穩定支持。(責任單位:重慶銀監局、市金融辦、市國資委、人行重慶營管部)

  (四)合理配置貸款期限。銀行要加強對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經營周期特點、資金需求等方面的分析測算,合理設置貸款期限、還款方式,結合實體企業轉型升級新增項目的投入產出期限,科學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對部分符合條件的存量項目,通過發放中長期貸款,置換短期貸款,化解企業短貸長用、期限錯配風險。對小微企業貸款,綜合運用無還本續貸、循環貸款、分期償還本金、年審制貸款等方式減輕企業負擔。對資金周轉出現暫時困難,但仍具備清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大中型企業,在做好貸款質量監測和準確分類的同時,通過調整貸款期限、還款方式等貸款重組措施,緩解企業債務壓力。(責任單位:重慶銀監局、人行重慶營管部)

  (五)集匯資源加大信貸投入。鼓勵開發性、政策性銀行通過銀行轉貸的方式向小微企業融資,加強轉貸后管理,確保貸款資金真正用于小微企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不得超過當地融資平均水平。支持大中型商業銀行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完善普惠金融事業部經營機制,積極向各銀行總行申請新增小微貸款專項信貸規模,并發揮“頭雁”效應,帶動主要商業銀行完成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下降工作目標。支持地方法人銀行單列小微企業貸款規模,推行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優惠措施。引導民營銀行、村鎮銀行充實資金來源,發揮經營管理和服務重心下沉的優勢,提升服務小微企業效率和申貸獲得率。銀行要將小微貸款納入分行、支行行長和領導班子績效考核,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安排專項激勵費用、績效考核傾斜、利潤損失補償等方式予以獎勵;降低小微金融從業人員利潤指標考核權重,加大小微貸款戶數考核權重,考核激勵由銀行市級機構直接考核到小微金融從業人員;加強分支機構小微金融從業人員人力資源配置,建立與小微信貸資產質量相匹配的授權審批機制;落實小微企業盡職免責辦法,確保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增速、有貸款余額的戶數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的目標。(責任單位:重慶銀監局、人行重慶營管部、市金融辦)

  (六)創新物流金融模式。銀行要會同物流金融平臺,加強與供應鏈核心企業進行系統對接,開展動產質押、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利用物流金融“全過程監管+大數據監測”,為實體企業融資提供增信服務,加強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融資支持。(責任單位:市金融辦、市經濟信息委、市工商局、人行重慶營管部)

  (七)支持貿易全流程融資。支持通過全流程貨物監控以及創新鐵路提單機制,在保障銀行控貨權的前提下開展鐵鐵聯運、公鐵聯運等陸路運輸單證交單的國際信用證結算及融資服務;探索多式聯運提單作為信用證結算的交單單據并開展信用證項下的各類融資服務,為“輕資產、高杠桿、低盈利、短周期”外貿型企業,提供從簽訂合同、發貨到銷售的全流程融資服務。(責任單位:市金融辦、人行重慶營管部、重慶銀監局、市商務委)

  (八)提升金融科技運行效能。銀行要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促進金融與互聯網的融合,充分運用企業信用信息平臺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提高風險識別和差別定價能力,建立區別于傳統信貸模式的信用評價模型,開發弱擔保、輕資產、信用類信貸產品;推廣全流程線上操作信用貸款產品,提高貸款審批、發放的效率和服務便利度,擴大授信企業覆蓋面。(責任單位:市金融辦、重慶銀監局、人行重慶營管部、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政府口岸辦)

  二、多管齊下提升企業融資能力

  (九)優化企業資產負債結構。支持企業去除無效供給,逐步退出產能過剩產品生產。通過降價促銷等有效方式結合消費信貸加快去除庫存。通過保理商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加快生產廠商、貿易商、經銷商等的經營資金回籠,緩解企業資金流動性壓力。支持信貸資金期限內錯配的企業盤活存量固定資產,清理盈利能力差或與主營業務相關程度較低的土地、設備、廠房、股權投資等資產,降低企業資金無效占用,優化負債結構,化解信貸風險。(責任單位:市金融辦、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國資委)

  (十)推動企業兼并重組。積極推進優勢企業、重點企業開展“強強聯合”或“以強并弱”的兼并重組,增強有效供給,以并購貸款、銀團貸款和發行并購債券、股票、基金等方式籌集資金,以市場化并購推進資源整合、要素流動,延伸產業鏈、拓展業務鏈。(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國資委、市商務委、市金融辦)

  (十一)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支持企業培育核心技術、核心工藝、核心能力,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市場競爭力。在增強供應鏈一體化運作能力的基礎上,采取封閉式、全流程管理的模式生產、銷售適銷對路產品,確保新增信貸資金封閉用于轉型升級和加大技改投資力度,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增加有效供給。(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金融辦)

  (十二)增強企業應對外部風險能力。支持企業運用進出口保理、福費廷業務、進出口押匯、協議付款、協議融資等融資組合產品,降低跨境貿易中的匯率和利率風險。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對國際產能合作和外貿企業收購境外品牌以及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營銷體系和投資布局生產能力等企業的資金支持。(責任單位: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委、市科委、市金融辦)

  三、多方施策落實配套保障

  (十三)用足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加大支小支農再貸款投放力度,落實好下調支小再貸款利率0.5個百分點的政策優惠,建立再貸款投放和小微企業貸款發放的正向激勵機制,指導中小銀行加強對單戶授信500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貸款的臺賬管理,按一定條件給予再貸款支持,對使用再貸款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合理控制其利率定價。優先辦理票據再貼現,促進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責任單位:人行重慶營管部)

  (十四)支持地方法人銀行發債融資。支持有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回表需求的地方法人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補充資本,加快引導社會資金回流實體經濟。鼓勵地方法人銀行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綠色金融債券和“三農”金融債券,放寬有關發行條件,加強后續督導,確?;I集資金向小微企業、實體企業傾斜。(責任單位:人行重慶營管部、重慶銀監局)

  (十五)清理銀行不合理收費。加強對銀行收費監管,加大對不合理收費的查處力度,引導銀行進一步主動向小微企業減費讓利,切實鞏固清費減負成果,降低小微企業貸款綜合成本。對于能以利差補償的,不再另外收費。對于必須保留的補償成本性收費,嚴格控制收費水平。嚴禁巧立名目、變相收費,增加借款人負擔。禁止收取小微企業承諾費、資金管理費,嚴格限制收取財務顧問費、咨詢費。(責任單位:重慶銀監局、市物價局、市金融辦)

  (十六)加強銀行監管考核。加大對銀行發放小微企業貸款的考核評價力度,對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低于各項貸款增速、有貸款余額的戶數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銀行采取警示措施。強化貸款投放監測與考核,確保貸款資金真正用于支持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加強貸款成本監測考核,對個別貸款利率定價明顯高于當地同類機構平均水平、下降空間較大的銀行,要強化監管工作要求。開展銀行不合理收貸行為排查,建立投訴機制,及時整改不合理行為,對落實整改責任不到位的要依法依規予以處理。提升對小微企業、科創企業和“三農”等實體經濟不良貸款的監管容忍度。(責任單位:重慶銀監局、人行重慶營管部、市金融辦)

  (十七)用好財稅杠桿政策。加大市、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財政資金對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貸款貼息、費用補貼、擔保增信、風險補償、獎勵等支持力度。推動市級國有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整合,加大政策性擔保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國家融資擔?;鹬С值娜谫Y擔保公司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擔保金額占比不低于80%。增加中小微企業轉貸應急資金額度,提高轉貸效率,延長企業使用轉貸資金時限,提升中小微企業的應急轉貸覆蓋面。將對外經貿優惠貸款貼息政策從貿易融資擴大到流動資金以及信用證、保函等表外業務范圍。加大對小微企業貸款、信易貸、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商業價值信用貸款、貿易項下保單融資、出口退稅賬戶質押貸款等各類貸款的風險補償資金支持,適度整合現有各類貸款風險補償資金,建立統一的政策性貸款財政風險補償機制,充分發揮再擔保的引領、分險作用。降低與融資有關的評估費、抵押登記費、擔保(反擔保)費、公證費等附加手續費。以政府采購、財政補貼等方式,降低小微企業融資附加費用支出。加大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優惠力度,從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年底,將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單戶授信額度上限由1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國土房管局、市商務委、市金融辦、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經濟信息委、市中小企業局)

  (十八)強化名單制管理。發揮融資需求信息平臺作用,探索建立全市統一的銀企融資需求對接互聯網平臺,圍繞全市100戶重點工業企業和100戶成長型工業企業以及產融合作銀企對接“白名單”企業,強化銀企供需信息共享。力爭在原有銀企對接“白名單”基礎上,再增加100家優質企業。對資金運轉較緊張但尚未建立債權人委員會、聯合授信機制的實體經濟重點企業,納入重點監測企業名單,開展信貸余額定期監測,穩定信貸支持。(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金融辦、重慶銀監局)

  (十九)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推動公共信用信息、金融信用信息和市場信用信息互聯共享融合,完善企業經營情況、納稅情況、民間借貸情況以及水電氣費繳納、進出口報關等信用信息,提升市場機制下的企業信用信息歸集共享與應用水平。建立嚴重失信企業“黑名單”制度和企業信用評價應用機制,推動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引導加強企業法人、公司高管及其員工的誠信建設,推動合法誠信經營。(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人行重慶營管部、市工商局、市中小企業局)

  (二十)建立常態化對接機制。由市級有關部門每季度組織1次“政銀企”對接會議,推動銀行與企業深入溝通信貸政策、信貸產品、授信條件、企業風險控制、信用增進和還款計劃等具體情況,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各區縣政府的配套支持政策作用,加大對實體經濟信貸支持力度,穩定企業生產經營,支持其發展壯大。(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金融辦、市發展改革委、重慶銀監局、人行重慶營管部、市中小企業局)

特级毛片aaa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