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奧會計在線 > 法規庫 > 正文

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暫行條例的細則 字號 大號 標準 小號

類      別:工商法規
文      號:黔府[1986]40號
頒發日期:1996-05-07
地   區:全國
行   業:其他
時效性:有效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暫行條例的細則》(以下簡稱《細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十六條 的規定制定。

    第二條 凡從事工業、商業、服務業、建筑安裝業、交通運輸業以及其他行業,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開業的城鄉個體工商業戶,都是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都應當依照《條例》和本《細則》的規定繳納所得稅。

    凡不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集體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二條 二款規定的集體企業征稅條 件的合作經營、合伙經營、聯戶辦企業及個人承包經營的企業,亦應向稅務機關繳納所得稅。

    第三條 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的納稅年度,從公歷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四條 城鄉個體工商業戶的所得稅,由當地稅務機關負責征收和管理。

    第二章 計稅依據

    第五條 所得稅的計稅依據為應納稅所得額,它是指納稅人來源于國內外的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

    “生產經營所得”,是指納稅人從事物質生產、交通運輸、商品經營、勞務服務和其他盈利事業取得的純收入。

    “其他所得”,是指股息、利息(不包括國庫券利息)、租賃所得、轉讓專利權、專有技術、商標權以及營業外收益或其他收入所得。

    第六條 《條例》第二條 所稱:“收入總額”,包括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收入、營業外收入或其他收入。

    “國家允許在所得稅前列支的稅金”,是指按規定繳納的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稅金。

    “成本、費用”,是指符合成本法規定的工業成本、商業成本、服務業營業成本等一切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支出。

    “工資”,是指業主和從業人員的工資。工資列支以略高于同行業集體企業的平均工資標準為準。

    “損失”,是指停工停產、削價損失、吊帳損失、商品(產品)盤虧,以及非常損失(風、火、水災等損失未享受保險賠償部分)。

    第七條 納稅人從事工商業生產,同時又兼營農業生產的,農業生應單獨核算。

    除另有規定者外,只就納稅人經營工業、商業、交通運輸、建筑安裝、服務業以及其他行業的應納稅所得額征收所得稅。

    第八條 城鄉個體工商業戶之間的聯營所得,應在聯營所在地繳納所得稅,然后進行分配。

    第三章 計算方法

    第九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一)工業

    1.本期生產成本=本期生產耗用的直接材料(期初材料+本期進料-期末存料)

    +直接工資+制造費用。

    2.本期產品成本=期初半成品、在產品盤存+本期生產成本-期末半成品、在產品盤存。

    3.產品銷售成本=本期產品成本+期初產品盤存-期末產品盤存。

    4.產品銷售利潤=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稅金-產品銷售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

    5.應納稅所得額=產品銷售利潤+其他銷售利潤-資源稅+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二)商業

    1.商品銷售成本=期初庫存商品進價+本期購進商品進價-期末庫存商品進價-非銷售付出商品金額。

    2.商品經營利潤=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銷售成本-商品流通費-商品銷售稅金。

    3.應納稅所得額=商品經營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三)飲食服務業

    1.營業成本=期初庫存原材料和半成品、產成品盤存余額+本期購進原材料-期末庫存原材料和半成品、產成品盤存余額。

    2.經營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經營費用、管理費用)-稅金。

    3.應納稅所得額=經營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四)其他行業其他行業的應納稅所得額及所得稅額,可區別不同情況,參照以上公式計算。

    第十條 納稅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項目不得列為費用或損失:(一)以前年度的虧損;(二)應在各項基金、專項費用中開支的費用;(三)以非法憑證購進的商品、材料或憑以支付的各項費用支出;(四)應在繳納所得稅后的利潤中開支的工資、津貼、補貼、發放的實物和獎金,以及贊助金、賠償金、違約金、滯納金和罰款等;‘(五)繳納的所得稅、建筑稅,及購買的國庫券;(六聯營體中的股金分紅、勞動分紅;(七)擴充或修理、購置固定資產、工具、機器等,能達到增加原有價值或效能的支出;(八)經營本業以外的損失;(九)水、火、風災損失,享有保險賠償金的部分;(十)不符合稅法規定的提留和開支,及稅務機關明文規定不準在成本、費用及營業外或其他項目列支的費用。

    第四章 稅率、加成

    第十一條 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依照《條例》中“十級超額累進所得稅稅率表”計算征收。

    第十二條 按《條例》第四條規定,納稅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五萬元的,按超過部分的應納所得稅額,加征百分之十至百分四十的所得稅。具體加征辦法如下:(一)工業(略)

    (二)商業、服務業(略)

    其他行業的所得稅加成,按行業性質,參照以上加成辦法計算。

    第五章 減稅、免稅

    第十三條 下列納稅人納稅確有困難的,分別情況給予定期的減稅或免稅照顧:

    (一)孤老、殘疾人員和烈軍屬,從事個體生產經營,繳納所得稅有困難的,經本人申請,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證明,報市、縣(特區、區)稅務局批準,可在三年以內酌情給予定期的減征或免征所得稅照顧。

    (二)從事社會急需、勞動強度大而收入低于一定標準的人力搬運裝卸、開控土石方、掏河溝、燒炭、燒石灰;從事高空、井下、水下作業;以及從事非機動車、船運輸等的生產經營所得,由納稅人提出申請,報經市、縣(特區、區)稅務局批準,可在應納所得稅額50%以內,酌情給予減免稅照顧。

    第十四條 農村個體工商業戶,從事直接服務于農業的化肥、農藥、農機具修理修配和民族特需商品的生產經營所得,納稅有困難的,經納稅人申請,市、縣(特區、區)稅務機關批準,可在三年內給予減免所得稅的照顧。

    第十五條 納稅人遇有風、火、水等自然災害和其他特殊情況,納稅確有困難的,由納稅人申請,報市、縣(特區、區)稅務局批準,給予定期的或一次性的減免所得稅照顧。

    第六章 征收管理

    第十六條 根據《條例》第六條規定,按季(月)預繳所得稅時,應將當季(月)

    累計應納稅所得額,換算為全年所得額,按適用稅率計算,求得本季(月)的應納稅額。計算公式如下:全年月份=當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累計經營月份全年應納所得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累計經營月份=全年應納所得稅額×當月累計應納所得稅額/全年月份本月應納所得稅額=當月累計應納所得稅額-上月累計已繳所得稅額。

    第十七條 納稅人經營期不滿一年的,按照實際經營期間的納稅所得額,和本細則第十六條規定的計算公式,計算繳納所得稅。

    經營滿十五日的,按一個月計算,不滿十五日的不計(不換算)。

    季節性生產經營的,按生產經營期的利潤換算全年利潤額計算繳納所得稅。

    第十八條 固定資產的標準、范圍及折舊參照集體企業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納稅人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批準歇業、合并、聯合、分設、改組、轉業、遷移、改變經營方式等,應自批準之日起三十日內,持有關證件向當地稅務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并清繳應納稅款和繳銷發票。

    第二十條 納稅人必須建立帳冊,正確核算虧盈,按照規定向當地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

    業戶的發貨票,必須使用稅務機關規定的統一發貨票;會計憑證、帳簿和報表,須保存五年。

    業戶生產經營不論盈虧,均應于季(月)后十五日內,年終一個月以內,依照規定格式,造具所得稅申報表,邊同會計決算(季、月為結算)報表,報送當地稅務機關。

    納稅人不能提供準確的成本、費用憑證,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當地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所得額。

    第二十一條 稅務機關有權對納稅人的財務、會計、生產經營和納稅情況進行檢查。納稅人必須據實報告,并提供帳冊、憑證、有關資料和真實情況,不得拒絕或隱瞞。

    第二十二條 納稅人因特殊情況,不能按照規定期限申報納稅時,應當在申報期內提出申請,經當地稅務機關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報繳納期限。為使稅款及時入庫,稅務機關也可以按納稅人生產經營實際情況,參照上期盈利水平,先行核定稅額,限期繳納入庫,待納稅人申報,經核實后調整。

    申報納稅和報送報表期限的最后一日,如遇公休假日,可以順延。

    第七章 處罰

    第二十三條 違反《條例》第八條 、第九條 、第十一條 和違反本《細則》第十九條 、第二十條 、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稅務機關根據情節輕重,可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四條 納稅人偷稅、抗稅的,依《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處理。

    偷稅,是指納稅人有意違反稅收法規,偽造、涂改、銷毀帳冊、票據或記帳憑證;虛列、多報成本、費用;隱瞞、少報應納稅的所得額或收入額;轉移資產;逃避納稅或騙回已納稅款等違法行為。

    抗稅,是指納稅人有意違抗稅收法規,拒不執行稅收法規繳納稅款;以各種借口抵制稅務機關發出的納稅通知;拒不按照法定手續辦理納稅申報和提供納稅資料;拒絕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的納稅檢查。聚眾鬧事、威脅圍攻稅務機關或毆打稅務干部等。

    第二十五條 納稅人同稅務機關在納稅問題上發生爭議,需要申請復議的,應在當地稅務機關規定的期限內繳清稅款,然后在三十日內向上級稅務機關申請復議。上級稅務機關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的三十日內作出答復。納稅人對上級稅務機關的復議不服時,可以在收到復議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超過期限的,稅務機關應即依照復議決定執行。

    第八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本《細則》由省稅務局負責解釋。各市、縣(特區、區)人民政府根據《條例》和本《細則》規定,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征收管理辦法,公布實施,并報省稅務局備案。

    第二十七條 本《細則》從《條例》實行之日起施行。

    貴州省關于促進橫向經濟聯合若干稅收問題的暫行辦法

    1986年5月3日黔府[1986]35號

    為了促進我省橫向經濟聯合,稅務部門要采取積極的步驟,加快推行增值稅的步伐,并逐步簡化征收手續。對目前尚未實行增值稅的產品,也要采取鼓勵聯合的措施,原則是:不能因聯合而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也不能因聯合而減少國家的稅收。

    一、實行統一核算的經濟聯合組織,內部各單位之間相互提供的協作產品,不征產品稅;對外銷售的產品繳納產品稅。產品稅的稅率,按照聯合前各單位交納的稅額占對外銷售額的比例換算確定。其換算公式為:

    聯合前各單位交納的產品稅稅額之和=產品稅稅率×100%聯合前各單位銷售額之和/聯合前各單位相互之間的銷售額

    (一)換算資料以聯合前一年各單位年度會計資料為依據。

    (二)“聯合前各單位交納的產品稅稅額”,是指聯合前各單位實現的應納產品稅稅額。

    (三)換算的稅率由企業所在地稅務局審核并報省稅務局批準。

    二、不實行統一核算的經濟聯合組織的產品,除煙、酒、化妝品等高稅率產品外,均可以經濟聯合組織為單位,實行增值稅。

    (一)現在已實行增值稅的產品,包括:機器機械及其零配件、鋼坯、鋼材、自行車、縫紉機、電風扇、紡織產品、西藥(原料藥、成劑藥),繼續實行增值稅。

    (二)對生產日用機械、電子產品的經濟聯合組織,在財政部正式辦法頒布之前,可先試行增值稅。

    (三)其他需要實行增值稅的產品,由經濟聯合組織提出申請,所在地稅務局審核,省稅務局批準,也可以試行增值稅。

    三、沒有條 件實行增值稅的松散型經濟聯合組織內部企業之間協作生產的產品,按財政部的規定減征或免征產品稅。

    四、集資辦電(柴油發電除外),其新增的售電量,免征產品稅三年;新增的利潤免征調節稅,三年內免征所得稅;對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免征所得稅五年。

    五、經濟聯合組織開發的新產品,經同級稅務部門同意,省稅務局(或轉報稅務總局)批準,從試制品銷售之日起,分別情況給予一定期限的減免產品稅(增值稅)

    的照顧:列入國家科委、經委試制計劃的新產品,免稅三年;列入中央各部、委或省科委、經委試制計劃的新產品,免稅二年;列入各地、州、市科委、經委試制裁計劃的新產品,減稅或免稅一年。此項免征的稅款,可用于歸還試制新產品的銀行貸款,也可直接轉入專項技術開發基金,免繳所得稅和調節稅。

    六、經濟聯合組織(包括全民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單位)實現的利潤,實行“先分后稅”的辦法,即聯合各方按協議規定從聯合組織分得的利潤,拿回原地并入本企業利潤一并征收所得稅。聯合方不是企業的,分得利潤拿回原地后,要向稅務部門申報納稅。

    七、企業因擴散產品新增加的收益部分,免征調節稅,二年內減半征收所得稅。

    八、引進省外資金在我省興辦的企業或改建、擴建的車間、分廠,新增的利潤分配后留給企業的部分,免征調節稅,二年內減半征收所得稅。

    九、對跨縣的聯合,以暫時沒有條 件試行增值稅的,可實行產品按比例分成或稅收返還辦法。

    十、省內企業和單位與縣以下企業(包括鄉鎮企業)進行經濟聯合,其分得的利潤,免征調節稅,前二年內免征所得稅,從第三年起三年內減半征收所得稅。

    十一、對長期虧損的企業,因聯合而扭虧為盈的,從扭虧之日起,二年內免征所得稅,第三年減半征收所得稅。

    十二、參加經濟聯合組織的集體企業用銀行技措貸款投資的,可以在征收所得稅前用分得的利潤歸還貸款本息的60%;個別企業還有困難的,經省稅務局批準,可適當放寬還款比例。

    十三、各類單位和個人的技術轉讓收入,暫免征收營業稅。全民、集體所有制企業的技術轉讓收入,年凈收入三十萬元以下的,暫免征收所得稅;年凈收入超過三十萬元的部分,照章 征收所得稅。大專院校、科研單位以及其它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進行技術轉讓所得的凈收入,暫免征收所得稅。

    十四、除上述規定外,一切經濟聯合組織均應按照現行稅法規定交納各項稅款。

特级毛片aaa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