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奧會計在線 > 法規庫 > 正文

糧食風險基金實施意見(二) 字號 大號 標準 小號

類      別:政府會計
文      號:
頒發日期:1996-05-06
地   區:全國
行   業:農、林、牧、漁業
時效性:有效

    第五條、中央糧食風險基金的資金來源由中央財政預算安排。

    地方糧食風險基金的資金來源由中央補助和地方財政預算安排構成,兩項資金的配備比例原則上為1∶1.5.中央補助的資金來源是糧食購銷同價后中央財政節余的糧食加價款和中央財政預算安排新增的補助資金。

    地方自籌的資金來源為糧食價格放開后地方財政節余的補貼和地方財政預算已安排的地方儲備糧食利息、費用補貼及其它預算資金。具體到各地區的資金配備比例,地方籌資渠道,不搞一刀切,以達到需要的資金規模為標準。

    第六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組織物價、財政、糧食、農業等部門認真測算,按照第四條規定的用途初步確定地方糧食風險基金規模,報國務院審定。

    國務院根據各地初步確定的規模和兩項資金的配備比例,確定地方糧食風險基金的最低規模。

    各地實際籌措資金總額不得少于最低規模,除中央補助資金外,缺額部分全部由地方自籌。最低規模所需資金必須在1994年內全部到位。

    以后年度隨使用隨補充,只能增加,不能減少。中央補助資金和地方自籌資金必須按時到位,如地方自籌部分不能及時到位,中央補助部分也相應減少。

    第七條、糧食風險基金由同級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設專戶管理,糧食風險基金的調度使用權屬同級人民政府。

    中央糧食風險基金以財政部為主,會同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內貿部、農業部、國家糧食儲備局負責管理。省級糧食風險基金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會同計委(計經委)、物價局(委)、經貿委(經委)

    、糧食廳(局)、農業廳(局)負責管理。

    第八條、糧食風險基金列入同級財政預算,每年安排。財政部門在編制預算時,應將當年安排的糧食風險基金納入預算;在預算執行中,糧食風險基金的撥付應擺在優先位置;當年結余的糧食風險基金結轉到下年滾動使用。具體財務處理辦法由財政部制定下達。

    第九條、政府采取吞吐糧食的辦法實施對糧食市場價格的宏觀調控。國有糧食企業必須按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收購價格積極收購農民的糧食,促進糧食銷售,維持正常經營。

    在此前提下,當糧食市場價格低于國家規定的收購價格時,政府委托國有糧食企業按照國家確定的收購價格敞開收購農民交售的糧食,企業要本著“保本微利”的原則進行經營。經營這部分糧食所需利息、費用,由地方糧食風險基金代墊,糧食銷售后,糧食企業必須如數歸還代墊的資金。

    當糧食銷售價格過高時,政府委托國有糧食企業拋售糧食,使過高的銷售價格回落到合理的水平。一旦拋售價格低于成本價格,價差部分由糧食風險基金支付。拋售地方掌握的糧食,由地方糧食風險基金支付;

    拋售國家專項儲備糧食,由中央糧食風險基金支付。

    第十條、落實好對吃返銷糧地區農民的補助。這項工作政策性強,各級政府一定要精心組織,真正把補助落實到應補助的農民。

    補助對象是:真正從事種糧而又是吃返銷糧的農民。對種植價高利大經濟作物或從事其他行業收入較高地區的農民,不給補助。

    補助標準是:對吃返銷糧的農民,補新銷價與原銷價的差價部分。

    具體補貼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自定。省級政府應將給農民的補助款及時撥付到應補貼的縣,錢給縣里,責任也給縣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挪用、克扣補助款。

    第十一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把建立糧食風險基金制度同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有機地結合起來。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方向是政企分離,企業正常的經營性職能與政策性職能分開。糧食風險基金,不得用于糧食企業正常的經營性活動。

    第十二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根據本《實施意見》制定地方糧食風險基金的具體操作辦法和實施細則,并報財政部、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內貿部、農業部備案。

    第十三條、本《實施意見》自發布之日起執行,由財政部負責解釋。凡與本《實施意見》相抵觸的一律按此意見執行。
特级毛片aaa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