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 別:政府會計文 號:財社字[1996]30號頒發日期:1996-05-03
地 區:全國行 業:行政事業時效性:有效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
最近不少地區來人來電詢問和反映有關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經費劃轉事宜。為了使這項工作順利進行,確保經費指標盡快劃轉和決算口徑的統一,根據1996年國家預算收支科目的規定,現就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經費歸口管理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劃轉管理的范圍經各級編制部門批準為行政和事業編制的各級國家機關、黨群機關、人民團體及其事業單位,在行政管理費、公檢法支出以及有關事業費中列支的離退休人員和離退休人員管理機構經費屬于歸口管理范圍。包括以下內容:
(一)人員待遇經費。指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開支的離退休人員的離退休金、護理費、治喪費、探親路費、易地安置費、各種補貼和津貼,以及離休人員的交通費、書報費、洗理費和生活補貼等。
(二)公用經費。指離退休人員的公用費和離休人員的特需費,其中公用費開支項目包括離退休人員辦公費、政治學習費、文體活動費(含活動站費用)和郵電費,以及離休人員參觀工農業生產差旅費和健康休養費等。
(三)管理機構經費。指各行政事業單位所屬的離退休人員管理機構及離退休人員休(療)養院、活動中心(站)工作人員的人員費用和公用經費。不包括各級黨委(組織部門)所屬的老干部部門和人事部門所屬職能機構的經費。
二、經費指標劃轉辦法長期以來,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經費與行政事業費混在一起管理,決算難以準確、全面反映支出的實際情況。因此,經費指標要根據規定的開支項目和標準確定,劃轉不得少劃,也不得漏劃,更不能因劃轉而降低原有支出水平,以確保離退休人員符合政策的支出。
人員待遇經費:根據實有離退休人數和政策規定的離退休金和各種補貼的范圍、標準,劃轉經費指標;
公用經費:按照上年實際支出執行水平,采取按離休、退休人員分別具體開支項目辦法,劃轉經費指標;
管理機構經費:依據實有工作人員人數,比照行政事業單位在職人員支出水平,劃轉經費指標。
具體劃轉辦法請各省財政廳自行制定。
三、實施步驟離退休經費歸口管理工作政策性強,情況復雜,涉及離退休人員待遇,要采取積極穩妥、先易后難的實施步驟。
為了推動全國歸口管理工作的開展,保證財政決算的準確、完整和統一,各地區應于1996年完成行政單位和公檢法部門離退休經費劃轉工作,實行歸口管理。
事業單位情況比較復雜,多年來積累的矛盾比較多,各地區應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在調查研究和測算的基礎上,逐步實施事業單位離退休經費歸口管理。今年不具備劃轉條件的地區,年終決算時,離退休經費支出執行報表由現管理單位填報。
四、預算科目的使用為了準確反映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經費實際,實施歸口管理后的離退休經費,統一使用“1996年國家預算收支科目”的“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經費”科目核算。各地區可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節”級科目。
五、統一思想、加強領導、強化管理各地區要以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經費歸口管理為契機,建立健全各項與之配套的規章制度,大力加強財務管理,使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經費管理走上制度化、規范化軌道。在預算管理上,按“零基預算法”編制預算,保證離退休人員工資性支出及時足額到位,公用經費和管理機構經費要堅持從緊節約的原則,按照定員定額管理辦法安排經費預算;在支出管理上,要嚴格規范離退休經費支出范圍,合理確定定額標準,加強監督檢查,防止超范圍、超標準支出;在財務制度方面,要建立健全預決算和預算執行情況報表制度,制定公用經費定額包干管理辦法,建立節約支出的制約機制。
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經費實行歸口管理,是理順資金分配渠道和凈化行政事業費支出內容的重要措施,是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和加強離退休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各地區要統一思想,加強領導,妥善解決歸口管理中的實際問題,使這項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