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 別:基本法規文 號:頒發日期:1996-07-08
地 區:全國行 業:教育時效性:有效
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全民普法工作已經進行了十年。十年來,我區的普法工作在自治區黨委、人大、政府的領導和監督下,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法律知識廣泛普及,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明顯增強,在維護我區社會穩定,推動我區民主法制建設進程,促進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根據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和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對法制宣傳教育的要求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轉發<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于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三個五年規劃>的通知》精神和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9次會議作出的《關于繼續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結合我區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我區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三個五年規劃(簡稱“三五”普法規劃)。
一、指導思想
第三個五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根本指針,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深入貫徹黨的十四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服從服務于全黨全國工作大局。堅持法制宣傳教育與法制實踐相結合,堅持發揮各級普法機關和業務主管部門的積極性,務實創新,進一步增強全區各族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樹立法制權威。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于維護新疆穩定重要指示和自治區黨委有關文件精神,維護社會穩定,運用法律武器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以及民族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作堅決斗爭。全面推進全區各項事業的依法管理,努力實現依法治區的戰略目標。
二、目標、任務、對象與要求
(一)總的目標
通過在全體公民中繼續深入進行遵守憲法和基本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普及法律常識,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增強全區各族公民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特別是提高各級干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監督、依法管理、反腐倡廉和依法開展各項事業的水平和能力,使廣大干部群眾的法律素質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使各地區、各部門基本實現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二)主要任務
1、各級領導干部、司法人員和行政執法人員要深入學習鄧小平同志關于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理論,著重掌握基本觀點,并同學習法學基礎理論和有關法律法規知識相結合,提高法學理論水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強化法律對各項工作的規范、保障作用。
2、著重抓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知識的普及。圍繞規范市場主體,維護市場秩序,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建立社會保障,促進對外開放等環節,有針對性地普及有關法律法規,提高廣大干部群眾運用法律調節各種經濟關系的本領,為保障我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創造條件。
3、繼續開展憲法知識、與公民工作及生活密切相關的基本法律知識和有關維護社會穩定的法律法規的教育,增強民主法制觀念,使人們懂得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善于運用法律武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4、堅持學法用法相結合,把法制宣傳教育落實到依法治理的實踐中去。農村、牧區、企業、機關、學校及各行各業都要結合本地區、本行業、本單位的實際,加大力度,提高水平,全面推進依法治理。
(三)教育對象
第三個五年法制宣傳教育的對象是:工人、農(牧)民、知識分子、干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學生、軍人、居民和個體勞動者以及其他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其中,重點對象是: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司法人員、行政執法人員、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青少年。要加強流動人口的普法教育。
(四)基本要求
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各族公民都要繼續深入學習憲法、基本法律法規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法規,做到知法、守法、用法,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依法參與社會事務,依法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各級領導干部要在深入學習鄧小平同志民主與法制理論的基礎上,著重學習并掌握《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國家賠償法》、《統計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殘疾人保障法》以及與本職工作相關的重要法律法規,并注意在實際工作中予以應用。司法人員和行政執法人員要在繼續深入學習《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國家賠償法》、《刑事訴訟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貪污罪賄賂罪的補充規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同時,努力提高自身法律素質,秉公執法,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要著重掌握《經濟合同法》、《仲裁法》、《勞動法》、《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稅收征管法》等法律法規。并結合企業經營管理實際,學習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不斷提高依法經營管理的水平。工人要重點學好《勞動法》、《工會法》、《產品質量法》、《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農牧民要重點學好《農業法》、《森林法》、《水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農業技術推廣法》等法律法規。要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運用法律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和社會丑惡現象作斗爭。
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要常抓不懈。在校青少年要學習《義務教育法》、《國旗法》、《集會游行示威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以及與青少年學習、成長和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依法規范言行,自覺抵制各種不良思想侵蝕,積極與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和社會丑惡現象作斗爭。
大、中、小學校要把法制教育列為學生的必修課,做到教學有大綱,學習有教材,授課有教師,課時有保證。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要繼續深入學習《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宗教活動場所管理條例》、《自治區宗教事務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對宗教教職人員進行學法、用法和守法教育,使其愛祖國、愛人民、自覺同民族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進行堅決的斗爭。
除上述規定必須學習的法律法規外,還應根據國家的立法進展情況和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的實際情況,每年選擇2到3部新頒布的或已經頒布的法律法規,向干部群眾進行普及宣傳。
三、方法與步驟
(一)工作方法
1、實行分類指導。各級普法主管機關和業務主管部門要針對不同地區、部門、行業和不同對象的特點,確定目標,提出任務,制定措施,搞好監督與協調,提高法制宣傳的實效。
自治區各業務主管部門要根據自治區的“三五”普法規劃及本部門、本系統的實際情況制定“三五”普法規劃,并認真組織實施。各地、州、市要根據自治區的“三五”普法規劃,結合本地實際,認真制定出本地“三五”普法規劃,并組織實施。
2、堅持面授教育。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場所,舉辦各種類型的培訓班、學習班。研討班,有計劃地對各類人員進行法律知識培訓。各級黨校、干校、團校要開設法律知識必修課。要辦好法制講座。
3、利用大眾傳媒。充分發揮新聞媒介在法制宣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廣播電臺、電視臺和各類報刊雜志,都要辦好法制節目和法制專欄,加大法制宣傳力度。同時,要利用法制宣傳日(周、月)和各種文藝形式開展法制宣傳教育。
4、因地因時施教。在企業,應根據行業和生產經營形式的不同特點,采取集中辦班,集中輔導,崗位培訓及與生產經營相適應的方法開展法制教育;在農牧區,繼續堅持農閑時間集中學、農忙時間分散學的辦法。
5、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各地、各部門在普法工作中要注意及時發現典型、培養典型,并以點帶面、全面推廣典型經驗。
(二)實施步驟
法制宣傳教育第三個五年規劃從1996年開始到2000年結束。“三五”普法規劃分階段實施并總結驗收。各階段的驗收在自驗的基礎上,由上級普法主管機關進行抽查。每階段總結驗收后,填寫有關表格,由驗收主管機關蓋章確認并存檔備案。驗收各部門、單位和個人。
第一階段:1996年初到1996年底。各地、各部門要做好“三五”普法的啟動宣傳工作。重點是建立健全法制宣傳教育機構,制定規劃,落實資金,準備教材,抓好試點,培訓骨干。1996年底、1997年初總結評比。
第二階段:1997年初到1998年6月底。在學習法律法規知識的同時,各地、州、市、縣(市),各業務主管部門要積極開展基層和行業的依法治理工作,要狠抓基層,打好基礎。著重抓好依法治鄉(鎮)工作;各鄉(鎮)要抓好依法治村和依法管理居委會工作。已經開展基層依法治理的地、州、市要抓好依法治縣(市)的工作。1998年第三季度的總結評比。
第三階段:1998年9月到1999年底。各地、州、市在繼續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基層依法治理的基礎上,要全面開展依法治縣(市),依法治理地、州、市的工作。自治區要努力推進依法治區的戰略目標。1999年12月總結評比。
第四階段:2000年初到2000年底。按照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要求,由各級普法主管機關和業務主管部門組織總體總結驗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隊伍建設
1、穩定和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專職工作隊伍。各級普法主管機關和業務主管部門要配備與工作相適應的工作人員,并搞好培訓,為開展工作創造條件。
2、各地、各部門要與新聞單位加強聯系與合作,充分發揮各種新聞媒體的作用,加大普法的宣傳力度。
3、各地要在“三五”普法期間建立健全法制講師團(組),充分發揮各地講師團的作用,在本地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
4、充分發揮專業、業余文藝團體和城鄉文化館(站)在法制宣傳教育中的作用,有計劃地創作并演出法制文藝節目。要充分利用電影、電視、廣播以及黑板報、墻報等各族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教育。
(二)建立工作責任制各地、各部門要把法制宣傳教育納入工作計劃和崗位責任目標,建立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責任制。要明確職責,落實到人,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把工作落到實處。
各級領導干部不僅要帶頭學法用法,而且要積極主動參與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要把是否具備必要的法律知識和能否嚴格依法辦事作為考核干部的主要內容之一。
(三)建立健全監督機制
1、各地、州、市、縣(市、區)普法主管機關和自治區各部門負責對本地區、本系統、本部門普法規劃和開展依法治理工作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配合上級主管機關搞好總結驗收。在搞好階段性總結驗收的基礎上,表彰先進,督促后進。
2、實行部門執法責任制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制度,促進各地各部門的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
(四)經費保障
各級政府要將法制宣傳教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各級普法領導小組要同財政部門研究制定普法經費保障措施。
五、組織領導
(一)各級黨委、人大常委會、人民政府應把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真正列入議事日程,切實加強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領導和監督。
(二)各級黨委宣傳部門和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是法制宣傳教育的主管機關,負責制定規劃并做好指導、協調、檢查、監督等工作。
(三)各級普法領導小組辦公室是各級普法工作的辦事機構,要明確職責,完善制度,充實力量,全面推進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
(四)自治區普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編寫普法教材,各地各部門根據普法需要,也可以編寫一些必要的普法教材。
中央駐疆單位的普法工作由當地普法領導小組負責協調,指導和監督。
1996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