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 別:企業會計文 號:財商字[1997]43號頒發日期:1996-04-02
地 區:全國行 業:全行業時效性:有效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財政部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
為了進一步完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財務管理體制,加強對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財務監管,促使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提高經濟效益,我部制定了《關于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規定》,現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關于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一九九七年三月三日
附件:
關于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規定
為了進一步完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財務管理體制,加強對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財物監管,促使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提高經濟效益,根據《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和國家有關規定,現對加強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有關問題規定如下:
一、建立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財務預算申報和審批制度。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總行請于每年1月20日之前向財政部上報年度財務計劃,具體表式見附表一,同時應報送全行資金計劃情況表。
二、財政部根據各總行上報的財務計劃,按照國民經濟計劃和國家預算的要求,以及《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的規定,于3月底之前將財務計劃批復各總行。財政部主要批復業務管理費用率、實現利潤、預交財政、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含購買土地使用權形成的無形資產,下同),購建資金、呆帳準備金提取和壞帳核銷計劃等5個計劃指標。
三、加強費用支出控制,財政部對各總行實行業務管理費用率辦法。業務管理費用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業務管理費
業務管理費用率=-----------------×100%
營業收入
業務管理費按《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第五十八條第十一款的規定計算;營業收入包括利息收入、與人行往來收入、手續費收入、匯兌收益、其它營業收入和投資收益,但不含同業往來收入和系統內往來收入。
各總行在財政部核定的全行業務管理費用率內分別核定分支機構和總行本級以及直屬機構的業務管理費用率或業務管理費支出計劃,不得超額分配。
四、根據《預算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財政部批復的當年預交財政計劃,各總行必須按季預繳,均衡入庫,年度決算批復后,各總行的欠交或超交一律在下年預交財政計劃執行時補交或抵交。
五、地(市)分行(含縣支行)的貸款和省分行、總行直接發放的貸款,分別由地(市)分行(含縣支行)、省分行和總行計提呆帳準備金。各行提取呆帳準備金統一按年初應提取呆帳準備金的貸款余額的1%實行差額提取,即本年呆帳準備金提取額=本年1月1日應提取呆帳準備金的貸款余額×1%-本年1月1日呆帳準備金余額。
各銀行分支機構的貸款呆帳由財政部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以下簡稱專員辦)審核同意后上報總行,由各總行按現行規定審查批準后核銷;各總行本級和直屬機構的貸款呆帳由財政部審核后,由各總行按規定進行核銷。各總行請將批準核銷呆帳文件抄報財政部備案,作為批復各行當年財務決算和下一年度財務計劃的依據。
各總行呆帳準備金不按規定提取和貸款呆帳不按規定核銷以及不服財政部備案的,年度決算批復時作為納稅調整。
六、在財政部批準的壞帳損失核銷計劃數和總行下達的壞帳損失核銷分解指標內,各銀行分行的壞帳損失由專員辦審批;分行發生的單個企業金額超過500萬元(含500萬元)的壞帳損失,經專員辦審核上報財政部審批;總行本級和直屬機構的壞帳損失,報財政部審批。經財政部門審批的壞帳損失在壞帳準備金中列支,不足部分可在成本中列支。
七、對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購建資金按年度實行絕對額控制,以總行為單位進行考核。
(一)全行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當年購建資金總額原則上不得超過當年提取的折舊額,嚴禁購建帳外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以及通過掛往來帳等方式逃避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購建資金控制。
(二)年末考核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當年購建資金總額的計算公式為:本年末固定資產原值和在建工程余額之和-上年末固定資產原值和在建工程余額之和。
(三)各行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當年購建資金總額超過財政部下達的計劃指標,對超額部分、購建帳外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以及通過掛往來帳等方式逃避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購建資金指標控制占用的資金,處以100%的罰款,全額上交財政;同時,相應扣減下一年度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購建資金指標。
八、各總行根據財政部批復的年度財務計劃,在向省級分行、總行本級和直屬機構下達分解計劃指標(業務管理費用率或業務管理費用額、實現利潤、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購建資金、呆帳準備金提取和壞帳核銷計劃)時,請將分解指標抄報財政部,并將各分行指標抄送當地專員辦。
九、財政部批復各總行的年度財務計劃一般不得調整。對國務院決定的重大政策和特大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計劃執行,確需調整計劃,請各總行于10月底之前上報財政部,11月底之前財政部根據各行年度財務計劃執行情況,適當調整財務計劃指標。未經財政部批準,各行仍應按原計劃執行。
十、各地專員辦要加強對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財務監管。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分行根據總行下達的年度財務計劃指標,在向分行本級、直屬機構和地、市、縣行下達年度財務計劃指標時請報當地專員辦備案。專員辦根據各總行下達的分行財務計劃指標和分行本級、直屬機構和地、市、縣行的財務計劃指標,對國有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財務收支進行監管。對《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規定按比例控制的費用開支項目,由專員辦按財務制度規定進行財務監管。對未按權責發生制原則和財務制度規定核算,沒收納入損益的應收利息和應作納稅調整的計稅工資由各地專員辦審查后,按各分行匯總上報財政部,由財政部批復各總行財務決算時統一進行清算。
十一、各分支行違反財務制度規定和超過總行下達的財務計劃指標的以下行為,由專員辦就地檢查,就地進行納稅調整和繳庫,并按《關于違反財政法規處罰的暫行規定》進行處罰:
(一)超過財務制度有規定比例控制的費用開支。其中業務招待費由專員辦清算后,匯總上報財政部,財政部決算批復時以總行為單位進行納稅調整,并扣除專員辦已調整數。
(二)業務管理費用率或業務管理費用額高于上級行下達的財務計劃指標,采取掛往來帳等辦法逃避業務管理費用控制。
(三)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當年購建資金總額超過上級行下達的財務計劃指標,購建帳外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以及通過采取掛往來帳等辦法逃避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購建資金指標控制,對超額部分、帳外購建和掛往來帳等占用的資金處以100%的罰款,全額上交財政。
(四)呆帳準備金不按規定提取和核銷,呆帳核銷未經專員辦審核同意。
(五)壞帳準備金不按規定提取,壞帳核銷未經專員辦審批自行核銷,壞帳損失沖減壞帳準備金不足部分在成本中列支超過財務計劃(或經批準調整后的財務計劃)。
(六)未經總行批準調整財務計劃。
(七)其它違反財務制度規定和超過總行下達的財務計劃的支出。
十二、各總行本級及直屬機構違反財務制度規定和超過總行下達的財務計劃指標的,由財政部負責檢查,比照第十一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十三、各總行根據財政部年度財務決算的規定在向分支機構布置決算時,決算文件應先商財政部,并報財政部備案。
十四、各總行財務決算必須按要求于下一年度5月底之前上報財政部,并附完整的補充資料。凡不按規定時間和要求上報決算和補充資料,對截留收入和亂攤成本應補交的所得稅按遲報天數和每日2‰計算滯納金;對侵害所有者權益的全額上交國庫。
十五、年度終了,各地專員辦根據各分行的年度財務決算報表分別填報各分行主要指標表,具體表式見附表二,并于下一年度2月底之前上報財政部。
各地專員辦可結合年度財務、稅收、物價檢查工作,按規定認真審查各分行上報總行的財務決算,核定應納稅所得額,寫出各分行決算審查報告。每年5月底之前,財政專員辦應按照第十條、第十一條的規定對各分行的檢查結果、繳庫情況以及決算審查報告一式兩份上報財政部商貿金融司和財政監督司,為財政部批復各行決算提供依據。
十六、各總行年度財務決算上報后,財政部于3個月之內進行批復。
十七、財政部批復各總行財務決算時,實際業務管理費用率高于核定業務管理費用率的,費用超支部分作為納稅調整,繳納所得稅,并相應扣減下一年度業務管理費用率指標。
十八、各總行未經財政部批準調整財務計劃的,在批復各總行決算時按年初批準的財務計劃進行納稅調整。
十九、各總行應按照《關于認真做好金融保險企業季度財務分析的通知》(財商字[1995]49號)的規定做好季度財務分析工作,并請于每季終了后8日內將季度財務收支快報、10日內將財務分析文字材料上報財政部。不按時上報的,酌情進行通報批評。
二十、本規定適用于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比照執行。其它金融保險企業可參照本規定執行,具體辦法可由各級財政主管機關另行制定。
二十一、本規定從1997年1月1日起執行,由財政部負責解釋。凡以前財務制度與本規定不一致的,按本規定執行。
附表一:
_____銀行199_年度財務計劃申報表
cwjh1.POL DATE 97/02/14
單位:萬元
┌─────────────────┬────┬────┬──────┐
│ │ │ │ 比上年增減│
│ 項目 │上年實際│本年計劃├───┬──┤
│ │ │ │絕對額│百分│
│ │ │ │ │比( │
│ │ │ │ │%) │
├─────────────────┼────┼────┼───┼──┤
│ 一、營業收入 │ │ │ │ │
├─────────────────┼────┼────┼───┼──┤
│ 1.利息收入 │ │ │ │ │
├─────────────────┼────┼────┼───┼──┤
│ 2.金融機構往來收入 │ │ │ │ │
├─────────────────┼────┼────┼───┼──┤
│ 其中:與人行往為收入 │ │ │ │ │
├─────────────────┼────┼────┼───┼──┤
│ 3.手續費收入 │ │ │ │ │
├─────────────────┼────┼────┼───┼──┤
│ 4.匯兌收益 │ │ │ │ │
├─────────────────┼────┼────┼───┼──┤
│ 5.其他營業收入 │ │ │ │ │
├─────────────────┼────┼────┼───┼──┤
│ 二、營業支出 │ │ │ │ │
├─────────────────┼────┼────┼───┼──┤
│ 1.利息支出 │ │ │ │ │
├─────────────────┼────┼────┼───┼──┤
│ 2.金融機構往來支出 │ │ │ │ │
├─────────────────┼────┼────┼───┼──┤
│ 其中:與人行往為支出 │ │ │ │ │
├─────────────────┼────┼────┼───┼──┤
│ 3.手續費支出 │ │ │ │ │
├─────────────────┼────┼────┼───┼──┤
│ 4.業務管理費用 │ │ │ │ │
├─────────────────┼────┼────┼───┼──┤
│ 其中:職工工資 │ │ │ │ │
├─────────────────┼────┼────┼───┼──┤
│ 租賃費 │ │ │ │ │
├─────────────────┼────┼────┼───┼──┤
│ 修理費 │ │ │ │ │
├─────────────────┼────┼────┼───┼──┤
│ 資產攤銷 │ │ │ │ │
├─────────────────┼────┼────┼───┼──┤
│ 5.匯兌損失 │ │ │ │ │
├─────────────────┼────┼────┼───┼──┤
│ 6.其他營業支出 │ │ │ │ │
├─────────────────┼────┼────┼───┼──┤
│ 其中:提取呆帳準備金 │ │ │ │ │
├─────────────────┼────┼────┼───┼──┤
│ 壞帳核銷支出 │ │ │ │ │
├─────────────────┼────┼────┼───┼──┤
│ 其中:(1)提取壞帳準備金 │ │ │ │ │
├─────────────────┼────┼────┼───┼──┤
│ (2)在成本中列支 │ │ │ │ │
├─────────────────┼────┼────┼───┼──┤
│ 固定資產折舊 │ │ │ │ │
├─────────────────┼────┼────┼───┼──┤
│ 其它 │ │ │ │ │
├─────────────────┼────┼────┼───┼──┤
│ 三、營業稅及附加 │ │ │ │ │
├─────────────────┼────┼────┼───┼──┤
│ 其中:中央營業稅 │ │ │ │ │
├─────────────────┼────┼────┼───┼──┤
│ 四、投資收益 │ │ │ │ │
├─────────────────┼────┼────┼───┼──┤
│ 五、營業外收入 │ │ │ │ │
├─────────────────┼────┼────┼───┼──┤
│ 六、營業外支出 │ │ │ │ │
├─────────────────┼────┼────┼───┼──┤
│ 七、實現利潤 │ │ │ │ │
├─────────────────┼────┼────┼───┼──┤
│ 八、上交所得稅 │ │ │ │ │
├─────────────────┼────┼────┼───┼──┤
│ 九、業務管理費用率 │ │ │ │ │
├─────────────────┼────┼────┼───┼──┤
│ 十、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購建資金 │ │ │ │ │
└─────────────────┴────┴────┴───┴──┘
說明:職工工資按勞動部下達的工資計劃填列。
附表二:
_______分行199_年度主要指標表
FHZB.POL DATE 97/02/14
單位:萬元
┌──────────────────────┬───────────┐
│ 項目 │ 金額 │
├──────────────────────┼───────────┤
│ 一、營業收入 │ │
├──────────────────────┼───────────┤
│ 1.利息收入 │ │
├──────────────────────┼───────────┤
│ 2.金融機構往來收入 │ │
├──────────────────────┼───────────┤
│ 其中:與人行往來收入 │ │
├──────────────────────┼───────────┤
│ 3.其他營業收入 │ │
├──────────────────────┼───────────┤
│ 二、營業支出 │ │
├──────────────────────┼───────────┤
│ 1.利息支出 │ │
├──────────────────────┼───────────┤
│ 2.金融機構往來支出 │ │
├──────────────────────┼───────────┤
│ 其中:與人行往來支出 │ │
├──────────────────────┼───────────┤
│ 3.手續費支出 │ │
├──────────────────────┼───────────┤
│ 4.業務管理費用 │ │
├──────────────────────┼───────────┤
│ 其中:職工工資 │ │
├──────────────────────┼───────────┤
│ 租賃費 │ │
├──────────────────────┼───────────┤
│ 修理費 │ │
├──────────────────────┼───────────┤
│ 資產攤銷 │ │
├──────────────────────┼───────────┤
│ 5.其他營業支出 │ │
├──────────────────────┼───────────┤
│ 其中:呆帳準備金支出 │ │
├──────────────────────┼───────────┤
│ 壞帳核銷支出 │ │
├──────────────────────┼───────────┤
│ 其中:(1)提取壞帳準備金 │ │
├──────────────────────┼───────────┤
│ (2)在成本中列支 │ │
├──────────────────────┼───────────┤
│ 固定資產折舊 │ │
├──────────────────────┼───────────┤
│ 三、營業稅及附加 │ │
├──────────────────────┼───────────┤
│ 其中:中央營業稅 │ │
├──────────────────────┼───────────┤
│ 四、投資收益 │ │
├──────────────────────┼───────────┤
│ 五、營業外收入 │ │
├──────────────────────┼───────────┤
│ 六、營業外支出 │ │
├──────────────────────┼───────────┤
│ 七、實現利潤 │ │
├──────────────────────┼───────────┤
│ 八、全年在職職工人數(人) │ │
├──────────────────────┼───────────┤
│ 九、年末表內應收利息 │ │
├──────────────────────┼───────────┤
│ 十、年末表外應收利息 │ │
├──────────────────────┼───────────┤
│ 十一、年末固定資產原值 │ │
├──────────────────────┼───────────┤
│ 十二、年末在建工程余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