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奧會計在線 > 法規庫 > 正文

印發《關于加強財政監督機構業務工作和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字號 大號 標準 小號

類      別:內控政策
文      號:財監字[1998]231號
頒發日期:1997-11-11
地   區:全國
行   業:行政事業
時效性:有效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

    為促進各級財政機關履行財政監督職責,提高財政管理水平,我部研究擬訂了《加強財政監督機構業務工作和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現予印發。

    附件:關于加強財政監督機構業務工作和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實施財政監督是財政部門的重要職責,是財政管理的重要內容。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發展,我國經濟法制化進程不斷加快,各級財政部門財政監督機構(以下簡稱財政監督機構)在維護財稅秩序,推進依法理財,保證財政資金安全和財政經濟活動健康運行,促進財政管理職能全面實現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級財政部門必須高度重視財政監督工作,進一步明確財政監督機構職責,強化機構隊伍建設,改進監督方式方法,盡快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管理工作要求的監督新機制?,F就加強財政監督機構業務工作和隊伍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指導思想,積極探索和建立科學的財政監督新機制

    財政監督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加強和完善財政管理為中心,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建立涵蓋財政收支、體現財政管理特色、對財政運行進行監測、預警、分析、保障、規范功能的財政監督新機制,實行收入監督與支出監督并舉,專項檢查與日常監管并重,并逐步實現監督工作的規范化、法制化和科學化,促進依法理財和振興國家財政目標的實現。隨著政府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化和財政部門職能的轉變,今后的財政監督工作要努力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側重企業財務收支的檢查向加強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全面促進財政管理轉變;二是從側重事后檢查向事前、事中監控和必要的事后檢查相結合的監督模式轉變;三是從單純重視收繳違紀資金向嚴格執法、把處理違紀事件和處理違紀人員相結合轉變。各地財政部門應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強化財政監督工作的整體規劃和具體措施,把財政監督工作落到實處。

    二、切實加強財政監督機構和隊伍建設

    財政部門肩負的監督職責要求各地必須搞好財政監督機構和隊伍建設。國民經濟運行中眾多因素對財政收支的復雜影響,科學管理對財政分配的客觀要求,不斷為財政部門提出大量的檢查核證任務,這就決定了財政部門應該擁有一支業務素質高、政治素質強的專門從事監督檢查的隊伍。目前,部分地區財政部門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已經成立了財政監督處(局)或財政稽查大隊等財政監督檢查機構,為進一步做好財政監督工作奠定了組織基礎。在今后工作中,各地要從有利于落實財政監督職責、有利于促進財政管理、有利于形成財政監督檢查專門力量的需要出發,切實重視財政監督機構的隊伍建設。在加強機構建設的同時,各地還要認真抓好財政監督干部隊伍建設,選擇一些業務骨干充實監督檢查隊伍,逐步建立起一支“政治堅定,公正清廉,紀律嚴明,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專門監督檢查隊伍,使人員與機構能夠真正與其承擔的工作任務相適應。

    三、切實做好當前的財政監督工作

    國務院在批復財政部機構改革“三定”方案中明確財政監督司的主要任務是:擬訂財政監督的政策和制度;監督財稅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執行情況;檢查反映財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問題,提出加強財政管理的政策建議;查處重點違反財經紀律和打擊報復案件。各級財政部門應參照上述任務研究確定本級財政監督機構的職責。當前,結合研究確定地方財政監督機構職責任務,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對本級財政收入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一是對本級財政收入征收部門收入征收情況進行監督。防止和制止越權減免、緩征、退付、應征不征等問題。要通過延伸檢查一些重點行業、重點稅源和納稅大戶,核查驗證稅收征管質量和財稅政策執行情況,確保稅收收入及時、準確、足額地繳入國庫。二是對國庫收納、劃分、留解、退付預算收入情況進行監督。按照《預算法》、《預算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監督國庫嚴格執行《金庫管理條例》,對擅自動用和退付國庫庫款、違反規定挪用國庫庫款或者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國庫庫款,不及時收納或不按規定留解預算收入或者延解、占壓國庫庫款等行為和問題,進行監督檢查,并按規定進行處理。三是對下級財政應繳上級財政預算收入情況進行監督。四是對有關部門征收、解繳、各項非稅性財政收入情況進行監督。五是要建立科學、規范的財政、稅務、國庫收入對帳制度,定期進行收入對帳檢查,防止和糾正截留、侵占、挪用或拖欠預算收入問題。

    (二)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效益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加強對財政支出的監督,與加強收入的監督具有同樣的重要意義。從合理配置社會資源,杜絕損失浪費和反對腐敗的角度講,加強支出監督意義更為重大。各地要建立對本級財政資金從申報、撥付到使用全過程的有效監控機制,加強對資金使用效果的監督,并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同深化改革及宏觀經濟調控密切的項目、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以及各地認為需要檢查的重點項目進行監督檢查。除對查出的違法違紀問題依法進行嚴肅處理外,還要著重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強財政管理的政策建議,以切實提高財政資金分配的科學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三)對下級財政進行監督檢查。要加強對下級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貫徹國家財政政策、法規情況的指導和監督,定期或不定期對本級財政與下級財政之間的結算事項及有關事項進行監督檢查,促進預算的正確執行和財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對財政部門內部進行監督。建立健全財政機關內部監督機制,是促進財稅秩序好轉的重要前提之一。各級財政部門應教育干部職工樹立自我監督管理意識,盡快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可安排財政監督機構會同紀檢監察機構對內部各業務主管機構在財政收支活動中執行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以及所屬單位財務收支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管理中的問題,防止內部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切實提高財政部門自身管理水平。

    (五)對社會審計機構審計的國有企業年度財務決算的情況進行核查。按照《國務院關于整頓會計工作秩序進一步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通知》(國發〔1996〕16號)文件要求,到2000年應依法實行會計報表審計制度的所有企業,必須實行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制度。依據《國務院批轉財政部關于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監督意見的通知》(國發〔1997〕9號)精神,今后財政部門對企業財務監督要通過對社會審計機構提供的企業年度會計決算審計報告進行核查來實現。為有效防止利用會計報表弄虛作假,確保企業會計報表真實客觀地反映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財政監督機構要對社會審計機構執行財稅法令、制度及履行社會監督工作公開性、合法性、公正性的情況進行監督,對檢查發現社會審計機構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和審計準則、規則,有意隱瞞真實情況,甚至共同作弊的,要依法嚴肅處理。

    四、加強調查研究,搞好信息交流和宣傳工作

    各級財政監督機構要切實轉變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要圍繞財稅管理和經濟運行中的問題,結合財政監督檢查工作每年確定幾個專項調研課題,開展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和研究社會經濟生活和財政運行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提出有價值的專題研究報告,供領導決策參考,為促進宏觀經濟調控和提高財政管理水平服務。各地還要注重財政監督檢查的信息交流和輿論宣傳工作。要充分利用新聞媒介,大力宣傳財經法律法規和財政監督工作,對重要的監督檢查事項要主動、及時地向社會進行公告,對重大違法違紀案件要公開曝光,以進一步提高財政監督的效率和社會影響力,增強公民遵守財經法紀的意識。要切實做好信息交流工作,著力構造信息交流的網絡體系,建立健全必要的規章制度,努力提高信息的及時性和成效性,使信息工作更好地為指導和推動財政監督工作服務。

    五、加強法制建設,堅持依法監督,嚴格執法。

    各地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加快財政監督立法進程,為財政部門履行財政監督職責創造良好的法制條件,賦予財政監督機構和檢查人員相應的職權,并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規范自身監督行為。要加大執法力度,堅持依法行政,依法監督,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提高財政監督工作的權威性、嚴肅性。各級財政部門要與紀檢監察和司法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建立健全聯合辦案制度和追究責任人員個人責任移送制度,在查處重大違法違紀案件時,重視把對違紀事項的處理和對有關責任人的處理結合起來。要通過依法加大處罰力度,真正觸及違法違紀者的切身利益,以充分發揮處罰措施的震懾作用和教育作用,增強全社會遵紀守法意識。

特级毛片aaa免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