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奧會計在線 > 法規庫 > 會計法規 >其他會計法規 > 正文
類 別:其他會計法規文 號:財會〔2025〕4號頒發日期:2025-04-15
地 區:全國行 業:全行業時效性:有效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深圳市財政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金融監管總局各監管局,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各省級注冊會計師協會,有關會計師事務所,有關銀行業金融機構: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財務審計秩序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30號)有關精神,按照《關于加強審計報告查驗工作的通知》(財會〔2023〕15號)有關工作要求,加快推動審計報告查驗在銀行信貸審核等業務領域的應用推廣,防范信貸業務和其他業務風險,財政部、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在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審計報告批量查驗試點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試點目標、范圍和時間
實現銀行業金融機構相關系統與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行業統一監管平臺(以下簡稱統一監管平臺)對接,開展銀行信貸審核業務領域審計報告批量自動查驗、智能查驗,公司理財、貿易金融等其他業務領域可參照信貸審核業務,實行審計報告批量查驗。運用信息化手段打擊不法機構假冒會計師事務所名義出具虛假審計報告、個別會計師事務所為同一審計事項違規出具多份審計報告等違法違規行為,提升銀行業務審核效率,加強風險管控。
根據銀行業金融機構信息系統基礎建設情況、審計報告查驗工作需求,確定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招商銀行。上述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信貸業務和其他業務實際情況,可選擇3—5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一級分行(包含其下屬全部支行)開展試點。試點具體區域由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自行確定。
試點時間為本通知印發之日起1年。
二、試點內容
(一)加快推進系統對接,實現審計報告批量自動查驗。
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統一監管平臺提供可以直連各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系統的接口,明確接入標準和技術規范。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對總行業務系統進行升級完善,實現與統一監管平臺系統直連及數據校驗。
系統對接完成后,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從客戶處取得從統一監管平臺下載的已賦碼審計報告電子版原件并上傳至業務系統,通過統一監管平臺對審計報告進行批量查驗。統一監管平臺探索向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自動推送已查驗審計報告后續狀態變化信息,及時更新已查驗審計報告狀態,防范業務風險。
(二)同步修改內部規則,完善審計報告查驗業務流程。
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加快制定審計報告查驗數據內部應用流程和方案,立足本機構信貸審核業務和其他業務實際情況,相應修改內部規則,明確客戶在提交審計報告作為業務申請材料時,同步提供從統一監管平臺下載的已賦碼審計報告電子版原件,用于查驗相關報告。
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加強對相關客戶的宣傳,加強各方審計報告查驗意識。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及時開展審計報告批量查驗培訓工作,提高操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探索系統優化升級,推動審計報告查驗創新發展。
各方立足信息安全及風險可控,探索升級系統接口及數據查驗模式,在查驗審計報告真偽及狀態的同時,核驗相關關鍵財務指標,開展銀行業務領域審計報告智能查驗與分析;探索建立異常預警機制,對存在異常的審計報告進行標識預警,加強風險提示。
三、組織實施
財政部、金融監管總局、相關行業協會根據各自職責分工,加強對試點工作的指導。中國銀行業協會應及時收集試點過程中遇到的政策問題和技術問題,向金融監管總局、財政部進行反饋。相關會計師事務所應當按照規定將其出具的審計報告在統一監管平臺中申請賦碼,并主動向客戶提供已賦碼審計報告電子版原件。各省級以上財政部門、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加大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報告賦碼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各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制定試點工作具體方案,明確工作步驟,設定階段性目標,及時總結評估,持續改進優化相關流程及業務系統,并做好政策宣傳和引導。
財政部 金融監管總局
2025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