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奧會計在線 > 法規庫 > 金融法規 >銀行法規 > 正文
類 別:銀行法規文 號:黃銀保監辦發〔2021〕87號頒發日期:2021-08-06
地 區:湖北行 業:全行業時效性:有效
各縣市監管組,市保險行業協會,人保財險黃岡市分公司、中華聯合黃岡中支、太保財險黃岡中支、國壽財險黃岡中支、國元農業黃岡中支、平安財險黃岡中支、大地財險黃岡中支、永安財險黃岡中支、陽光財險黃岡中支、太平財險黃岡中支、國任財險黃岡中支、大家財險黃岡中支、長江財險黃岡中支:
為貫徹落實《財政部 農業農村部 銀保監會 林草局關于印發關于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財金〔2019〕102號)要求,推動農業保險“增品、提標、擴面”,引導保險業轉型升級,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現就加快推進我市特色農業保險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站位,充分認識發展特色農業保險的重大意義
各保險機構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發展特色農業保險是落實國家、地方、監管部門的政策要求,是服務農業農村農民的市場需求,是財險公司業務轉型升級的形勢所求,以加快推進黃岡特色農業保險為突破口,推動農業保險“增品、提標、擴面”,積極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明確擔當,加快推進我市特色農業保險發展
(一)明確目標任務。一是確保擴面。已開辦特色農業保險的機構,年內承保覆蓋面和保費規模原則上應較上年各增長30%以上。二是積極增品。人保財險、太保財險、平安財險、中華聯合、國壽財險、國元農業原則上增加特色保險產品3-5個。三是堅決破零。未開辦特色農業保險的保險機構,年內實現零的突破,原則上特色農業保險產品新增1至2個。
(二)緊盯工作重點。要緊密結合黃岡“一縣一品”發展戰略和地標優品產業工程,因地制宜做好與各縣市及重點鄉鎮的服務對接,著力推廣中藥材、板栗、菊花、茶葉、蘄艾、山藥、紅薯、蔬菜、黑山羊等地標優品和特色農產品保險,推廣大棚、農機具等設施農業保險,為地方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險保障支撐。
(三)改進推進模式。一是積極運用政策性特色農業保險模式。各保險機構要根據現有農業扶持政策,積極主動向各級地方政府匯報農業保險作用與優勢,協調聯動各級財政、農業農村、林業、鄉村振興等部門,爭取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對特色農業保險的政策傾斜和財政支持,落實農業保險財政補貼、以獎代補政策,努力提高保費補貼比例,促進地方政策性特色農業保險實施推廣。二是鼓勵推廣商業化特色農業保險模式。各保險機構要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推動擴大基層農業險種開辦權限,對有保險保障需求的各類農業經營主體,要主動對接、上門服務,積極提供精準有效的特色農業保險產品服務,切實滿足“三農”保險保障需求。
(四)完善工作機制。一是健全組織領導。各保險機構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加快農業保險發展工作,成立“一把手”為組長,各相關部門為成員的農業保險發展工作推進專班,形成工作合力,統籌規劃、協同推進農業保險工作。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各保險機構主要負責人要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始終緊扣農業、農戶生產發展實際需求,切實把推進特色農業保險發展存在的矛盾問題搞清搞透,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推進方案,于8月31號前報送至我分局保險機構監管科。三是強化宣傳培訓。一方面做好內部培訓,提升從業人員專業知識,明確業務流程、密切協調配合,提升服務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外部宣傳,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全方位、多層次宣傳農業保險的方針政策,提高各類市場主體投保率。四是落實運行保障。各保險機構要完善農業保險流程機制,加強對農業保險承保理賠全過程、全方位管理,配齊配強專業人員,提供必要資源保障。要強化工作激勵約束,將特色農業保險發展納入內部考核指標,并與基層機構、人員績效考核掛鉤。
三、強化監管引領,助推特色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
分局保險機構監管科、各縣市監管組和保險行業協會要切實履行監管和指導職責。一是優化行業協調。市保險行業協會要發揮行業自律組織的溝通協調作用,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加強信息共享,并協同做好各保險機構與地方政府的協調對接工作。二是完善監測分析。保險機構監管科要對各保險機構特色農業保險推進情況進行按月監測統計,按季分析通報,各保險機構要于每月末8日內報送監測表。三是持續跟蹤督導。各監管部門要通過監管走訪、座談會等方式,不定期跟蹤推進進度,督促保險機構加大工作力度,總結成效經驗,剖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要把特色農業保險推進情況納入年度監管評價考核,對工作進度滯后、推進不力的機構采取相應監管措施。四是強化監督管理。各監管部門要督促各保險機構依法合規開辦特色農業保險業務,嚴禁套取國家財政補貼或保費費用,嚴禁侵占、挪用農業保險理賠款,對服務不到位、理賠不及時、管理不規范的,嚴格追究經辦機構和相關人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