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 別:工商法規文 號:甘市監發[2024]254號頒發日期:2024-09-30
地 區:甘肅行 業:全行業時效性:有效
各市(州)市場監管局、大數據中心、政務服務中心、人社局、商務局、統計局、稅務局,蘭州新區市場監管局、大數據中心、人社局、經發局、稅務局,蘭州海關各隸屬海關,甘肅礦區市場監管局,東風場區工商局:
現將《甘肅省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工作方案》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甘肅省大數據中心
2024年9月30日
甘肅省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國發〔2024〕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高效辦成一件事”2024年度新一批重點事項清單〉的通知》(國辦函〔2024〕53號)和《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24年度第二批“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的通知》(甘政辦發〔2024〕69號)精神,減少企業數據多頭填報,提升年報數據質量,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按照國家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工作安排,充分發揮現有企業年報信息填報系統作用,優化企業數據填報業務規則和工作流程,推動市場監管、人社、商務、統計、稅務、海關等年報報表“多報合一”改革,減少企業信息相同數據重復錄入,實現企業數據“一次填報、數據共享、結果共用”,減輕企業負擔,強化信用監管,優化營商環境。
二、工作任務
(一)梳理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事項清單。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要在現有企業年報“多報合一”的基礎上開展,省人社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統計局、省稅務局、蘭州海關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分別梳理本部門企業數據填報事項和對應的信息系統,理清填報報表、報送場景、報送時間、數據指標等情況,摸清企業數據填報有關情況。要對照本部門企業年報填報事項要求,進一步梳理合并填報事項,研究建立數據采集、數據更新、數據共享等規則和工作流程。(省人社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統計局、省稅務局、蘭州海關負責,2024年10月底前完成)
(二)編制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辦事指南。省級各相關部門要按照“一窗登錄、統一報送”要求,厘清部門職責,明確辦事標準,擬定填報指引,編制統一的辦事指南,提升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規范化、便利化。市(州)、縣(市、區)級各部門要嚴格落實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要求,指導企業及時、準確填報。有條件的地方,可結合實際進行探索,不斷豐富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內容,優化企業數據填報內容和方式。(省人社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統計局、省稅務局、蘭州海關,市(州)、縣(市、區)級各部門分別負責,2024年10月底前完成)
(三)搭建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工作平臺。省市場監管局牽頭,會同省大數據中心,依托甘肅政務服務網,設立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統一入口,實現市場監管企業年報、工業產品獲證企業年報、稅務年度財務報表、統計報表、社保信息、海關管理企業年報、外商投資企業(機構)年報網上一次性填報。省級各相關部門要按照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安排及相關數據事項填報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對各自業務系統改造,完善系統功能,強化支撐能力,積極與甘肅政務服務網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模塊對接,實現年報頁面一體化、填報流程一體化,提升經營主體應用滿意度。(省人社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統計局、省稅務局、蘭州海關、省大數據中心負責,2024年12月底前完成)
(四)實現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數據共享。要充分利用省市場監管局“高效辦成一件事”綜合服務系統、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甘肅)、全國統一規范電子稅務局、省政務信息交換共享平臺等,推進“多報合一”工作,支撐各部門高效采集企業數據,實現系統互聯互通和數據交換共享,填報結果實時反饋。(省人社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統計局、省稅務局、蘭州海關、省大數據中心負責,2024年12月底前完成)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工作,切實履行職責,高效組織實施,確保落地見效。市場監管部門負責牽頭抓總,各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協同配合,加強業務溝通,細化工作任務,形成上下協同、條塊聯動的工作格局。
(二)加強落實指導。各相關部門要全面、準確掌握本部門本行業企業數據填報事項情況,確保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工作聯動、業務協同、數據共享。要做好對下業務指導,及時解決存在問題,加強督導和跟蹤協調,推動工作落實到位,確保按時完成各項任務。
(三)加強宣傳引導。各相關部門要充分運用各類新聞媒體和報刊、政務網站、微信公眾號、服務窗口等媒介,加強對企業數據填報“一件事”的宣傳,使廣大經營主體充分享受數據紅利。要加強業務培訓,及時跟進解讀國家最新政策,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經驗做法,營造利企便民的社會氛圍。